無標題文件

迷你倉「小本生意」造就戶部巷百萬富翁傳奇storage  

SEO搜索排名專家 - 儲存 

mini storage 白牆灰瓦、飛簷高脊,豆皮、熱乾麵,長僅147米的戶部巷成為很多下崗工人的創業基地。戶部巷坐落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老商業區司門口,以經營具有武漢特色的小吃為主,5年不到,漢味小吃的「小本生意」培養出了不少百萬甚至千萬元富翁。小生意做成了大買賣,其成功發展模式引起廣泛關注。
  戶部巷因明朝嘉靖年間在此設立戶部衙門而得名,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。多年前就有市民在此擺攤設點,但那時巷內環境比較差,經營處於無序、分散狀態。2002年,武昌區為了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和創業問題,決定在戶部巷建立下崗職工創業再就業基地,打造漢味早點一條街,並投資30萬元進行改造。
  2004年和2006年,政府連續投資改造並擴大戶部巷的範圍,改造後的戶部巷古色古香,增加了就餐、旅遊、休閒、文化等功能。
  經過近5年的發展,戶部巷的扎堆效應、品牌效應日漸顯現,經營面積擴大了兩倍,接待人數由不足50萬人發展到360萬人,營業額也由原來的88萬元發展到2520萬元,成為外地遊客到武漢的必遊之地。有專家將戶部巷的成功經驗總結為品牌經營、統一管理、抱團作戰。
  「哪個顧客說某個地方的熱乾麵好吃,我們就自己去吃,吸收別人的好處綜合在一起。」徐唐氏熱乾麵老闆娘唐金枝說。
  1997年,唐金枝和丈夫先後下崗。唐金枝曾經到赤壁農村養豬,沒想到碰上豬肉價格下跌,虧了好幾萬元。為了還債,她和丈夫開始接手婆婆的早點攤,早上賣熱乾麵,下午炸藕圓。
  隨著戶部巷日漸有了名氣,專注於質量讓唐金枝的熱乾麵生意越做越大,如今她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,還開了11家分店,徐唐氏熱乾麵成了戶部巷的「名牌」。說起成功的秘訣,唐金枝說:「哪怕只是消費兩元錢的顧客也是上帝。」
  「陳氏紅油牛肉麵」是戶部巷的另一個名牌。2006年,一直在「打下手」的陳義剛,從母親手中接過了老招牌。除了老招牌和無需房租的自家門面之外,陳義剛手裡的「本錢」並不多。
  同樣是做小吃,陳義剛做得更用心,從湯到牛肉再到佐料,每樣都不馬虎。母親當年用的是滷牛肉的第一道湯,陳義剛把它改良成了用牛骨頭熬成的原湯,因為「只有用原湯才能讓顧客喝到口裡有回味」。牛肉經過鹵、炒等4道工序,爛且香。其他早點攤用的佐料大多是從集貿市場買來的,質量往往參差不齊,陳義剛卻捨得用多一倍的價錢,從大商家那裡購買品牌佐料。
  一般來說,小吃利薄,經營者想要獲取更多利潤,只能控制成本。可陳義剛不這麼想,「你捨得給顧客吃,顧客才會回頭。」陳義剛店裡的客人多是回頭客。他剛接手時一天營業額只有六七百元錢,現在已達到兩三千元。
  小吃雖小,也要不斷創新。憑著借來的3000元開創事業的「戶部巷今楚湯包」老闆歐陽濤發現,來戶部巷的大多是年輕人,對傳統的鮮肉湯包興趣不大。他從洋快餐上得到啟發,嘗試著改良湯包的餡,幾經試驗,新推出的西紅柿湯包、菠蘿湯包和草莓湯包,很受年輕人的歡迎,生意越來越紅火。
  「小本生意」的紅火,除了小吃店主們的用心經營外,也得益於良好的創業環境。為保護品牌,戶部巷街道辦事處出資4000元註冊了「戶部巷」商標,並在2006年又出資6萬元,對戶部巷的商標進行了全保護,「連飛機大炮的使用權都保護了」。
  隨著品牌的確立,除了本部外,戶部巷發展出了新的漢味小吃經營模式。2005年4月,戶部巷徐東分號開業迎客,標誌著「戶部巷模式」開始向外「克隆」。至目前為止,戶部巷已依托人流量大的大型超市開設了11家分號。
  唐金枝將「徐唐氏熱乾麵」擴大到戶部巷的每家分號,她認為:「自己找門面做挺難的,戶部巷集中經營,環境不一樣,冬暖夏涼,把小吃的檔次也提高了。」
  也有經營戶自己走出戶部巷。「我是戶部巷第一個走出來開分店的。」「戶部巷今楚湯包」老闆歐陽濤以「好吃好」為名字開設了3家小吃城和6家分店。
  據戶部巷管委會主任桂新介紹,今年將繼續發展分號,並且努力向武漢1+8城市圈輻射,並計劃成立戶部巷創業培訓基地,推行漢味早點標準化,探索建立中央廚房,擴大配送中心,形成配套產業,做強戶部巷品牌。
  戶部巷走向了快速克隆之路,對此也有專家擔心:「當武漢市到處都可以看到戶部巷的時候,也就是戶部巷走向沒落的時候。」 自存倉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ozoa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